Hydramotion海默生:在线粘度计优化工业聚酯纤维(PET)生产效率
实现节能3000万元人民币(约合340万英镑)
生产效率显著提升
确保纤维优异品质与强度
全球领先的聚酯工业丝生产商(年产能20万吨)实施重大技术改造,旨在优化生产能耗并降低碳排放。新建生产线采用”熔体直纺”工艺设计,设定了突破性的生产效率目标。该项目预计可实现年经济效益30亿元人民币。
该生产工艺包含四大核心环节:
- 熔融工序:熔融釜将PET原料加工成基础聚酯熔体
- 增粘工序:熔体经管道输送至增粘釜,粘度提升至设定标准
- 纺丝配置:每台增粘釜连接2-10个纺丝单元,各单元配备2-4个纺丝箱
- 成型工序:纺丝单元将高粘熔体加工成工业丝成品
为最大限度提升各生产环节的能效表现并降低碳排放,优化熔体粘度控制至关重要。在初始生产阶段,基础聚酯必须保持较低粘度,以确保熔体在输送管道中具备最佳流动性和泵送性能。
首道聚合釜工序需将聚酯粘度调节至适宜输送的区间,随后转入下一工序继续提升粘度,直至达到熔体纺丝所需的精确标准。
粘度测量对最终产品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。通过利用粘度与分子链长度的直接关联性,可实时调控纤维的强度与品质。此举带来两大核心优势:一是保障高品质工业丝的稳定产出,二是赋予生产线灵活调整工艺参数、生产多品类工业丝的能力。
在线粘度计直接安装于熔体管道中,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各反应阶段的泵送性能,从而显著降低能耗成本。鉴于该企业庞大的生产规模,仅能耗节约一项预计每年就可达到约3000万元人民币(340万英镑)。
这一生产工艺实现了三重突破:
- 攻克高粘熔体处理难题 – 有效解决高粘度熔体输送的技术瓶颈
- 提升生产柔性 – 实现多品类PET产品的高效灵活生产
- 达成能效目标 – 超额完成既定的生产效率与减排指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