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L7优化工业聚酯纱线PET生产能效

XL7优化工业聚酯纱线PET生产能效
实现年节能效益3000万元(约合340万英镑)
生产效率显著提升
纤维品质与强度卓越

 

某全球顶尖聚酯工业纱线生产商(年产能20万吨)为降低生产能耗与碳排放进行了重大技术改造。新生产线采用”熔体直纺”工艺设计,以突破性产能为目标,预计项目年经济效益达30亿元。

该生产工艺包含四大核心环节:

  1. 熔融釜将PET原料转化为基础聚酯熔体
  2. 熔体经管道输送至增粘釜,粘度提升至特定指标
  3. 每个增粘釜连接2-10个纺丝单元,各单元配置2-4个纺丝箱
  4. 纺丝单元将高粘熔体加工成工业纱线

 

要实现各环节能效与排放的最优化,熔体粘度控制至关重要。在初始生产阶段,”基础聚酯”必须保持低粘度以确保熔体管道中的流动性与泵送效率。首道聚合釜使聚酯达到适宜输送的粘度后,熔体转入下一环节继续增粘直至满足纺丝要求。

粘度测量对最终产品性能同样关键。通过利用粘度与分子链长度的直接关联性,可实时调控纤维强度与品质。这带来双重优势:既保障高品质纱线产出,又能灵活调整工艺生产多类纱线品种。

XL7粘度计直接安装于熔体管道,使操作人员能全程监控泵送性能,能源成本因此大幅降低。鉴于生产规模,仅能耗节约一项预计年省约3000万元(340万英镑)。

这项生产工艺实现了三重突破:攻克高粘熔体处理难题、满足多类型PET柔性高效生产需求,同时达成能效与排放的卓越目标。

 
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