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芯光纤跳线
光纤跳线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一根光纤芯包覆缓冲层和保护护套,两端带有连接器。
光纤的芯径和其**数值孔径(NA)**决定了光纤的耦合效率。
在光遗传学和光纤光度法实验中,最常用的光纤芯径是 200 µm 和 400 µm。
至于光纤的数值孔径,较小的 0.22 NA 适合用于激光光源,而对于非相干光源(如 LED),建议使用 0.5 NA 或更高,并在从光源到样品的全程保持。
光纤跳线类型对比表
光纤类型 | 硼硅酸盐 | 二氧化硅/二氧化硅 | 二氧化硅/聚合物 | 塑料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芯材 | 玻璃 | 玻璃 | 玻璃 | 塑料 |
包层 | 玻璃 | 玻璃 | 聚合物 | 聚合物 |
数值孔径 (NA) | 0.66 | 0.22 – 0.37 | 0.48 – 0.57 | 0.50 – 0.63 |
柔韧性 | 差 | 良好 | 良好 | 优秀 |
自发荧光 | 良好 | 优秀 | 良好 | 差 |
推荐用途
应用场景 | 硼硅酸盐 | 二氧化硅/二氧化硅 | 二氧化硅/聚合物 | 塑料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光纤光度法 | 不适用(太脆弱) | 良好* | 良好* | 不推荐(高自发荧光) |
光遗传学 LED 光源 | 不适用(太脆弱) | 不推荐(NA 太低) | 良好 | 最佳 |
光遗传学 激光光源 | 不适用(太脆弱) | 最佳 | 良好 | 良好 |